氩弧焊接机的工作原理
氩弧焊接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电弧焊的基本原理,并结合了氩气的保护作用。以下是氩弧焊接机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:
一、电弧的产生与维持
电能转换:氩弧焊机通过电源将高电压、低电流的交流电转换成低电压、高电流的直流电。这个过程中,变压器和整流器起到了关键作用,实现了电压和电流的转换。
电弧形成:经过整流后的直流电进入氩弧焊机的火花塞(或称为电极针,常用钨极),火花塞将电能转化为电弧能量,产生高温的电弧。电弧的形成是通过高压击穿的起弧方式,即在电极针与工件间加以高频高压,击穿氩气,使之导电,然后供给持续的电流,保证电弧稳定。
电弧维持:在焊接过程中,焊接电源提供合适的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,使电弧能够稳定燃烧,产生高温,将焊条和焊件局部加热到融化状态。
二、焊接材料的熔化与熔池的形成
材料熔化:电弧的高温作用使焊接材料(焊条和焊件)的金属表面熔化,形成熔融池。同时,由于高温下的热膨胀作用,焊接材料周围的金属也会变软,形成熔融区。
熔池保护:在熔融区形成的同时,电弧还会将氩气分解成氩离子,并迅速射向熔融区。氩离子在与金属离子碰撞后会释放出额外的能量,加速熔化和熔融区域的形成。此外,氩气还起到了保护熔融池的作用。
三、氩气的保护作用
气体层形成:由于氩气密度比空气大,当焊接开始时,氩气会从氩弧焊机中流出,将熔融池周围的空气排除,并覆盖在熔融池上方,形成一个保护性的氩气罩。
防止氧化与污染:这个氩气罩可以防止熔融池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,减少氧气和金属之间的反应,防止氧化。同时,还可以防止熔融池受到大气中杂质的污染,确保焊接质量。
四、焊接过程控制与焊缝形成
参数控制:为了保证焊接质量,需要对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精确控制。这些参数包括焊接电流、电压、焊接速度、氩气流量等。通过调整这些参数,可以实现不同焊接材料、厚度和形状的焊接。
焊缝形成:在焊接中,电弧随焊条移动,熔池中的液态金属逐步冷却结晶后便形成焊缝,两焊件被焊接在一起。
综上所述,氩弧焊接机通过电能转化为电弧能量,利用高温的电弧熔化焊接材料,并使用额外的氩气来保护熔融池,实现高质量的焊接效果。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,如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船舶建造等,具有焊接质量高、适应性强等优点。